混合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发表于2009-7-21 22:54:42分使用道具小中大楼主 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带搅拌器的磷酸混合机、主灰桶(槽)、预灰桶、渐进预灰桶、石灰孔混合机、糖膏分配槽、一(二)碳泥汁混合机、连续回溶机、糖糊混合机,以及石油化工装置立式搅拌器等相似设备的安装工程。2. 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 安装前,应掌握有关设备安装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参数表,施工图纸,供货商提供的安装或装备详图,安装运行和维护手册,基础要求、载荷、紧固件有关资料等;2.1.2 有关施工标准,规范①《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②《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20203③《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G20236④《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J514⑤《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⑥《搅拌传动装置系统组合、选用及技术要求》215632.1.3 在熟悉有关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应及时编制施工方案,并由设计人员、厂商代表、安装技术人员等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2.2 作业人员表2.2 主要作业人员序号 工种 持证上岗要求 备注1 安装工程师 持证上岗 2 钳工3 电工 持证上岗 4 电焊工 持证上岗 5 气焊工 持证上岗 6 起重工 持证上岗 7 架子工 持证上岗 备注:除五大工种需持证外,其他技术工种应持经企业考核颁发的上岗证,所有人员都要岗前培训。2.3 设备、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2.3.1 设备验收:安装搅拌设备前,应由厂家,业主(总承包商,工程监理)安装单位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将现场的实物与装箱清单核对。随机文件及配件应齐全,将破损件,缺件填写在开箱记录清单上。2.3.2 施工用的辅助材料如型钢、电焊条、垫铁、地脚螺栓等,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合格保证。2.3.3 搅拌设备润滑油(脂)等应按设备说明书要求选用,一般由建设单位供应。2.3.4 搅拌设备备品备件应按原设备装配图型号选用,并应对材质外观质量、尺寸等进行测量检查。2.4 主要施工机具2.4.1 主要机械设备吊机、卷扬机、(根据设备重量、位置等选用)、电焊机。2.4.2 主要工具桅杆、电气焊工具、千斤顶、各类扳手、拉马、手锤、铜棒、台虎钳、挫刀、电钻等。2.5 测量器具水准仪、经纬仪、框式水平仪、游标卡尺、塞尺、钢板尺、千分表、百分表、线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已进行,如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2.6.2 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产品标准,并应有合格证明。没有合格证明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应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2.6.3 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2.6.4 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安装工程尚应编制施工方案。2.6.5 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做好合理安排。2.6.6 工程施工前,其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内部粉刷等工程应基本完工,当必须与安装配合时,可按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有关的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应已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应底于设计强度的75%;安排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应清除干净。2.6.7 当气象条件不适应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2.6.8 如需利用建筑结构进行起吊、搬运设备的承力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必要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利用。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1.1 整体安装搅拌机施工工艺流程3.1.2 散装搅拌机施工工艺流程3.2 工艺操作过程3.2.1 整体安装搅拌机施工操作工艺 开箱验收⑴ 应按本标准2.3.1的有关要求组织开箱验收,若设备厂家不能到场,则在开箱后应及时将验收情况通知厂方。⑵ 开箱后不能马上进行安装的设备,其放置方向应尽量按原包装方向,以避免不正确的放置方向而产生油泵、管路、阀门等部件损坏。⑶ 设备存放时间较长,安装前应检测电机的绝缘情况。若不能达到绝缘标准要求,要进行干燥处理。 搬运整体搅拌设备的搬运一般采用吊机和运输车辆配合进行。吊装和运输时必须保持设备的平衡,切忌剧烈晃动。短距离内的搬运可用卷扬机、导链、千斤顶配合滚杠的方法缓慢平稳拖动。 安装整体搅拌设备安装可参照静止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执行。3.2.2 散装搅拌机施工操作工艺 开箱验收见,搅拌轴开箱后应取出并垂直挂起以防止搅拌轴扭曲变形等。 搬运解体运输的搅拌设备,搬运时尤应注意对搅拌轴、浆叶等部件的保护,防止产生变形和损伤。 设备清洗及装配⑴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溶剂油、航空洗涤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刷洗。 ⑵ 对中、小型形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洗,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要求确定,宜为2~20min,并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必须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⑶ 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度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⑷ 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装置,并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清洗。⑸ 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洗剂和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浸—喷联合清洗。⑹ 搅拌设备的拆卸应按照图纸标志,通常按从外至内的顺序进行,用各类扳手(活动扳手、单双头扳手、整体扳手、套筒扳手、锁紧扳手、棘轮扳手、内六角扳手等)配合铜棒、手锤等进行,轴承拆卸采用拉马顶拉的方法,必要时可通过局部加热帮助拆卸。装配时通常按拆卸的相反程序进行,应特别注意各类键,销的正确回装,各部件回装应边装配边测量,达到图纸和规范要求的技术条件。 搅拌设备安装⑴ 一般安装顺序 ⑵ 搅拌轴安装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上装式或下装式,吊装时应注意保护搅拌轴表面,以免划伤,放置在釜中的轴若没及时安装,应保证轴处于铅垂位置,以免放置长久引起弯曲变形。⑶ 密封件安装 ① 使用密封胶时,应将结合面上的油污、水分、铁锈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② 压装填料密封件时,应将填料圈的切口切成45度的剖口,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并大于90度。填料圈不宜压的过紧,压盖的压力应沿圆周均匀分布。③ 油封装配时,油封唇部应无损伤,应在油封唇部和轴表面涂以润滑剂;油封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把唇部紧压在主轴上,不得装反。油封在壳体内应可靠的固定,不得有轴向移动或转动现象。④ O形圈装配:必须注意在有O形圈的部位抹上清洁的润滑油,要轻拿轻放,不可锤击;⑤ 机封安装:对于分装式单端面机封,动静环可不先安装到位,用干净软布分隔,以防釜内安装时搅拌轴的晃动引起动静环损坏,待其他组件都安装好后再将动静还安装到位,安装时注意静环压盖的螺栓要对角均匀拧紧,再在动静环工作面上抹上清洁润滑油,后调整动环弹簧压力,对于集装式单端面机封和双端面机封出厂时已调整到位,不必另行调整,只需要将轴套上的螺母锁紧并旋紧顶丝。⑷ 机架安装:机架和轴配合后用圆螺母锁紧定位,双支点机架的下轴承座中,圆螺母也需拧紧。⑸ 减速机安装:减速机吊装时应注意保持重心,避免磕碰,有外冷油泵管路时以拆下吊装为宜,因条件限制需将部件拆分组装的,组装后应注意保持原联接精度。⑹ 联轴器联接:联轴器联接后有顶丝的必须拧紧顶丝,对于TK型联轴器上下半之间应有2~3mm的间隔。⑺ 搅拌轴的铅垂及径向跳动槽:检测达标后方可安装釜内支撑及搅拌器,搅拌轴的铅垂检测必须达到0.5/1000以内,轴底端跳动标准为0.5/1000且不超过3mm,铅封处轴的跳动值不得超过0.15mm。先测铅垂,如检测到搅拌轴铅垂超标要进行调整,检查安装是否有不当之处,各安装面是否有碰撞引起的凸起,再调整轴端跳动。(对于衬胶搅拌轴或超长搅拌轴,其轴底端跳动值可适当放大)⑻ 中间轴承或底轴承安装:釜内支撑安装时必须以搅拌轴为基准,与釜体焊接前要确保轴套与护套的同轴度,先将支脚点焊,手盘车搅拌设备无误后再将支脚焊接牢固。⑼ 搅拌器安装:搅拌器安装时要注意与轴上的钢印是一一对应的,否则搅拌器上的顶丝将无法正确定位,搅拌部分联接的螺栓必须要有可靠的防松措施。⑽ 搅拌设备各部件组装时,如是有键联接的,应先将平键取出在孔键槽中试装,以小间隙配合为准。以上各部件安装仅提到基本要点,详细资料应仔细阅读各部件说明书,安装完成后,用手盘车,搅拌设备应转动灵活。确认设备安装无误后,填写搅拌设备安装记录表格并存档备案。3.2.3 试车及验收 加油:减速机要对照说明书按机型大小和环境气温加注润滑油,机架轴承座等需油脂润滑的通常在产品出厂时已加注好润滑脂,无需再添加;机械密封凡配置平衡罐的须加注密封液,具体选用是以不会对釜造成污染为原则,一般可选用的介质有丙三醇、纯净水、低牌号机油也可选用无毒无腐蚀性的介质。 接线:应由专业电工负责处理;电机应妥善接地,必要时利用电动机地脚或法兰盘紧固螺栓接地,主机应配置过载保护;对于普通外置油泵的机型,油泵电机可与主机直接联接,在防爆场合下油泵电机必须单独接线。 点动:确定搅拌轴运转方向,确定油泵运转方向,是否正常供油,注意若是柔性搅拌轴,又无釜内支撑时,禁止空载点动。 开车:釜内加水至正常工作液位,开机运转最少4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时间,对有压操作的设备,双端面机封的平衡罐须先加压,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比釜内压力高0.1MPa,对于单端面机封,如有泄露此时可以调整。 检查:运转后应检测电流、噪音、温升等项目。电机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且三相基本平衡,减速机噪音应≤85分贝,且要均匀,个别减速机有噪音稍高的,可适当磨合,温升主要检查电机、减速机、机架轴承座、机封等部位,减速机温升不得超过45℃,最高温度不超过85℃。 设备运转期间,现场必须始终要有人员值班,发现有异常情况(如噪音突然开高,设备晃动加剧等)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转。 搅拌设备运转正常后,填写搅拌设备运转记录并递交各类安装资料办理验收手续。 系统试车完毕正式投产前应再一次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釜内搅拌部分,要仔细检查各联接有无松动,或有异常摩擦情况。3.3常见故障与处理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主要处理办法1 电流波动 减速机齿轮磨损 减速机解体检修底部支撑轴套磨损 更换轴套联轴节损坏 更换联轴节或见减振弹性块2 减速机、减速机支架振动和噪音大 主轴变形 调直或更换支架损坏 停机修复中间轴轴承损坏 更换地脚螺栓松动 紧固浆叶变形或断裂 停机修复或更换3 减速机温度高 油位过高或过低 放油或补油油封损坏 解体更换4 密封泄露 冲洗管堵塞 疏通冷却液压力低 调高冷却液压力密封损坏 检修更换4. 质量检验4.1 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4.1.1 设备零部件清洗后的清洁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采用目测法时,在室内白天或在15~20W日光灯下,肉眼观察表面应无任何残留污物。 当采用擦拭法时,用清洁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检验部位,布的表面应无异物污染。 当采用溶剂法时,用新溶液洗涤,观察或分析溶液中应无污物、悬浮物或沉淀物。 将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用蒸馏水局部湿润,用精密PH试纸测定残留酸碱度,应符合其设备技术要求。4.1.2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紧固时,宜采用死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螺栓头、螺母与被联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和接触面积间隙有要求的,尚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查。 有预紧力要求的联接应按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和加热法。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度。 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沉头螺钉紧固后,钉头应埋入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