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7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遥二”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22颗卫星分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最高纪录。
“本次发射的22颗卫星总计完成12次分离动作,在此过程中,长八火箭宛如跳了一出‘芭蕾’,而22颗星的释放就如‘天女散花’一般。”火箭院长八火箭副总指挥段保成如此比喻道。
怎样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间内装下这么多“乘客”?又如何让每位“乘客”既坐得舒服,又能安全、准确地下车?让我们来看看长八火箭团队给出的高超解决方案吧!
一次将这么多卫星安全顺利送达目的地,首先要解决“乘客们”在整流罩内的布局问题。研制人员充分梳理卫星的结构形式和任务需求,创新设计了一款“三层多星分配器”,可以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间内,为每颗卫星安排一个舒适的“座位”,并保证卫星在不同方向的分离足够安全。
“由于每颗卫星形状各异,且有多个卫星尺寸较大,所以在最初布局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利用整流罩内的空间包络。”据火箭院长八火箭副主任设计师陈晓飞介绍,“三层式多星分配器”从下到上分别由锥形支架、中心承力筒和圆盘平台组成。其中,锥形支架搭载2颗卫星,中心承力筒搭载14颗卫星,圆盘平台搭载6颗卫星,完美将22颗卫星装进整流罩中。
22颗卫星,分离时或进入预定轨道飞行时,会不会发生碰撞?“座椅”有了,要让这些“乘客”安全准确地“下车”,团队还要考虑很多问题。
火箭院长八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于龙强调,卫星到天上后要离开箭体,在此过程中,卫星的动力源和解锁方式会有一些偏差,而不是想象中的静态安装位置在哪里,分离过程中就一定在这个范围内不晃荡——“某些时候,这些小偏差会使卫星之间的距离缩小,威胁到箭体安全”。根据卫星的不同分离机构,研制人员结合实际卫星布局位置,对所有的箭体和卫星偏差进行多轮仿真计算,让各个卫星在近场分离过程中保留一定的动态间隙,以保证安全性。
此外,卫星数量越多,分离出去后在轨道飞行时碰撞的风险就越大,远场分离安全性也是研制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
“22颗卫星加上一个火箭末级,就是23个分离体。为了保证它们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我们通过计算分析和长周期仿真、观察、考核,最终决定采取12次分离动作,将22颗卫星逐步分离出去,并通过调整末级箭体的姿态和不同卫星的分离方向,确保各个卫星近远场安全,让22颗卫星安心‘下车’。”火箭院长八火箭轨道设计师李静琳说。
然而,要对23个分离体两两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分析,计算量相当大。同时,在火箭调姿过程中,为满足天基可见的要求,还要保证调姿角度不能过大,这给研制人员增加了不小难度。
不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团队专门研制了一个多星远场分析工具。“通过一次仿线个分离体各自的速度、位置计算,以及两两之间相对位置的计算,不仅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提高了远场分析的准确性。”李静琳透露。
2020年12月,“长八遥一”火箭成功完成首飞后,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有大量订单蜂拥而至,因为很多卫星用户要求火箭要积累两到三发以上的成功子样,才肯放心交付产品。为了保证能够在商业市场持续“发声”,长八火箭团队暗下决心:2021年一定要干出一发火箭。
目标确定了,任务载荷是什么?没有现成的任务,就自己去找。以往发射大的卫星,一般投产要2至3年,这次发射任务时间紧,大的卫星来不及研制,团队便将视线转移到小卫星。
截至2020年年底,国内注册的卫星单位有80多家,其中小卫星占据了主要份额,在未来的商业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一次任务如果只打一颗三四百公斤重的小卫星,对于长八火箭的能力来说未免太浪费。为此,团队提出了“共享发射”的新模式,由多个小卫星“拼车”完成任务,既可充分发挥火箭能力,又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大半年时间里,团队奔波各地,跑了20多家卫星单位,把符合发射条件的卫星都筛选了一遍。在充分考虑卫星经费、研制进度、轨道需求、发射时间等要求后,最终确定了7家单位的22颗卫星。
有了这次“长八遥二”火箭的成功探索,火箭院计划推进共享发射的常态化。“未来,人类进入太空的需求越来越大,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改变发射场流程、缩短火箭研制周期迫在眉睫。”火箭院长八火箭总指挥肖耘指出。
目前,长八火箭总装最快是23天,但总装后从天津厂房运到发射场,还需要进行火工品安装、单元测试等工作,周期仍比较长。在肖耘及团队成员看来,如果在发射场旁就近建设总装测试厂房,把发射场测试和出厂测试合二为一,火箭总装、测试后直接就到塔架上准备发射,就能节省一系列测试、检查、转运的步骤,极大压缩火箭在发射场的周期,适应未来市场对长八火箭快速发射的需求。
据悉,海南总装测试厂房已经开始施工建设,发射工位也正在论证过程中。“届时,7天就能实现一次长八火箭发射,一年可发射50发。”肖耘透露。
近十几年来,强流质子加速器的发展,带动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研究员邱杰在致辞中表示,期待医理工协同碰撞出的火花,让更多“中国制造”投入到临床当中。
孙友宏:钻探作为地质研究、资源调查和科学探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实物信息的手段。在某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如南极钻探领域,我国的技术与装备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冰下湖清洁取样探测装备等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监测站——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2023年4月,北工大举办首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与会企业发布技术攻关榜单,由北工大科研人员“揭榜”。纪姝婷团队与北京智同合作,成功研制出加工摆线齿轮的刀具,并依托国产机床,建立了高精度摆线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进展迅速且致命的肺部疾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挑战。多个国际团队的研究也表明:肺损伤诱导的中间态肺泡干细胞与肺纤维化密切相关。
南美洲的一种肺鱼是迄今发现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动物。通过将美洲肺鱼基因组与其他肺鱼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人员确定,美洲肺鱼每1000万年向其DNA中添加相当于一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史全研究员团队与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前期柔性相变薄膜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化学交联合成方法,并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开发出一种具有固-固相变特性的本征柔性相变纤维。实际热管理实验表明,该柔性相变纤维具有优异的温度控制性能,为新一代智能调温纤维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教授吴惊香团队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研究已揭示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底物结合及抑制机制,但对吴惊香团队来说,“闯关”远未结束。
研究人员介绍,就像水龙头的阀门可以调节水流的大小,晶体管也能够调控由电子或空穴等载流子形成电流的大小。研究团队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发明了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
人工智能,从技术层面而言,特指使计算机程序呈现出人类智能的技术;从客观存在层面而言,泛指能够表现出人类智能的机器设备。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历史和文明的载体,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 多措并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数据要素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所谓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等,生成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内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将于8月19日、20日飞越地球和月球。次飞越可能是整个飞行任务中最复杂的,因为JUICE必须精确通过与地球和月球相关的正确位点,进而“搭便车”前往金星。
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对理解宇宙起源和结构有重要意义。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团队揭示黑洞通过调制星系冷气体含量影响星系的形成演化,解开了困扰天文学界半个世纪的谜题。”王涛团队通过对样本星系中原子氢和超大质量黑洞的对比研究,发现星系中心黑洞质量与原子氢含量负相关。
中国科协推出科普大篷车项目,让“移动科技馆”走到乡村孩子身边。潘薇是安徽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第一代科普工作者,“我们常在外边跑,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这些年来,在各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城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有序进行,长城的保护状况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