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主要企业占有率及排名分析预测报告》
1)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称: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AAA企业信用认证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行业市场占有率认证&证明、产品认证&证明、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专业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顾问机构。
2)截止2023年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15万余例(其中完成:定制/专项调查项目数量25000+例。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42000+例。行业研究报告83000+例。),各类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认证&证明项目3200+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单项冠军证明项目2900+例,行业地位&品牌认证&服务项目2000+例,销售排名&领先认证&证明项目1500+例),为2.3万+不同领域企业提供专业、权威的三方认证服务。
4)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务机构-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5)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定务-依托自建数据库、专业自建调研团队及官方&各领域专家顾问、国内外官方及三方数据渠道资源等为各领域客户提供专属定制类全套解决方案。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场占有率-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市场占有率专项调研报告(2024版)》
(1)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发展历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期,美国开始采用传统水泥搅拌设备或将沥青洒布在预先铺撒的石料上的方式生产沥青混合料。1912年,美国首台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问世,20世纪50年代,具备冷料仓和振动筛分功能的间歇式强制搅拌设备开始出现。
我国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起步较晚,经历了从引进国外设备到国产设备自主研发的过程。1969年,国内留苏学者借鉴苏联技术,设计研发第一台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道路建设。21世纪,伴随着我国公路里程保持高速增长,国产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快速发展,部分国内领先企业已具备生产品种、型号齐全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能力,快速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在依托本土化优势占据国内市场、对进口设备形成替代的基础上,国产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发展成熟,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RAP破碎筛分设备、骨料整形制砂设备等相关配套设备的市场需求亦应运而生。
(2)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与上下业关系:目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的上业主要为钢铁、传动系统、电控元器件、气动系统、机加工件和其他零部件制造业;下业主要为沥青路面建设和养护的施工单位、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等,下游客户采购设备用以加工沥青混合料,用于道路、公路、机场、码头等交通运输领域的路面施工。
①上业对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影响:钢铁以及钢铁制品是公司产品最重要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钢铁冶炼企业和贸易商众多,行业较为松散,产业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助推下,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优质产能得以进一步发展,整体来看上游钢铁行业供应较为充足。
钢铁下游应用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其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受下业需求、宏观经济形势、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钢材价格走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制造企业通常会根据钢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调整设备销售价格,但由于设备销售价格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客户接受程度、市场竞争等因素,导致价格传导存在一定滞后性,销售价格的调整幅度与钢材价格变动幅度也存在差异,难以实时和全面地抵消钢铁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钢材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约为30%,因此,上游钢铁价格波动会对本行业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所用的传动系统、电控元器件、气动系统等部件大多为标准化产品,供应商较多且竞争充分,产品规格和性能相似,价格变动幅度较小,对本行业影响较小。
②下业对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沥青路面建设和养护的施工单位、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等,下游客户设备采购需求主要取决于终端应用场景中筑路、养路需求和投资规模。在国内市场,我国道路施工已由新建公路为主,转变为新建公路、公路改扩建、公路养护三方面并重的新局面,近年来颁布的多项政策明确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对路面质量和寿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带动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特别是配备再生技术的高端设备的市场需求;同时,在倡导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下游客户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加工能力、设备能耗水平、环境污染情况、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设备替代需求,有利于具备技术优势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国际市场方面,伴随倡议持续推进,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与我国合作日益密切,为我国沥青搅拌设备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宝贵的发展机遇。此外,下游企业生产沥青混合料还需要采购沥青、砂石骨料等原材料,上述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影响下游企业的投资意愿和开工意愿,并间接影响其对沥青搅拌设备的采购需求。
(3)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目前,对于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全球整体市场规模尚无权威统计数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选取了包括铁拓机械在内的16家具有一定规模且数据稳定可靠的企业,统计其生产率在60-80t/h以上的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厂拌热再生设备数据,作为“行业骨干企业指数”构成,反映我国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行业的运行状况,其他非行业骨干企业数据以及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未在协会统计范围内。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的统计数据,2022年骨干企业生产率在60-80t/h以上的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厂拌热再生设备总产值达到500,859万元,相比2021年减少7.10%,总发货量达到565台,同比减少15.80%;但海外市场需求和配置厂拌热再生功能的原再生一体式搅拌设备及其配套设备需求保持旺盛,2022年骨干企业出口设备97台,同比增长21.30%,配热再生设备销售238台,同比增长10.70%。
A、在我国各级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带动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具有持续发展空间: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发展空间与其下游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息息相关,交通是国民经济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在我国持续新建、改建、扩建、养护公路及机场、港口建设产生的沥青混合料使用需求带动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具有持续发展空间。
a.我国公路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极大便利了人民群众出行,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实保障。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公路总里程从2016年的469.52万公里增长至2022年的535.48万公里,六年间增长了65.9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7.73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53.14万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分别位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在公路里程稳步增长的同时,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占比从2016年的90.00%增长至2022年的96.40%,公路养护里程535.0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99.92%,98%以上路面实现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铺装,路网结构和质量明显优化,行业进入建养并重的发展新阶段;2022年末公路密度达到55.7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覆盖城镇人口20万人以上的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和常年开通的边境口岸,农村公路覆盖广度和深度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公路网络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公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是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根据报告,2022年我国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85万亿元,同比增长9.74%,10年间复合增长率为8.42%;2023年1-6月,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8.86%。从投资地区分布看,2010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3,937.06亿元和4,201.23亿元,西部地区投资额首次超过东部地区,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地区;2022年1-3月,西部地区累计投资2,036.22亿元,占全国总投资额的42.34%。
b.新建公路需求:首先,虽然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位居全球前列,但由于国土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且地域投资不均衡,使得我国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我国道路密度为55.78公里/百平方公里,而国土面积与我国接近、人口密度更低的美国道路密度为67.08公里/百平方公里(2020年水平)。
其次,从国内地域分布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建成较为完整的高等级公路网络,而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公路密度与东部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建设。2000年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由2001年的648.00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4,201.23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3.08%,西部地区投资额首次超过东部地区投资额;2017年西部地区投资额达到11,033.3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规模并在此后一直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随着我国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公路建设重点地区。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建设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期间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2.5万公里;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其中高速公路网、普通国道网合计46万公里左右;2022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全国公路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16.2万公里,普通国道约29.9万公里。补齐农村路网建设短板是我国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举措,《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提出到2035年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显著提高,总里程稳定在500万公里左右。
c.扩建、改建公路需求:扩建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大城市虹吸效应显著,人口大量涌入,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28亿辆,随着城市道路负荷严重,产生了对原有公路进行车道扩建的迫切需要。
改建方面,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