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呈坎镇农事服务中心,打土机、水稻育苗播种机已开足马力运转,20多岁的罗敏正和其他插秧机手一起为今年的备耕插秧工作忙碌着。“春耕开始之前,我们就已经着手准备让农机上梯田。多亏了这些农机,让备耕的准备效率提升了许多。”罗敏满脸笑意。
徽州区呈坎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山垄田和梯田占比高达60%以上。耕地条件差、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使得各村有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农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来山区农业发展新动力。针对丘陵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短板,2024年4月以来,呈坎镇农机、农技专家技术指导员一边为农户提供全程指导,一边依据实际情况总结规范技术路线。在农机、农技部门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呈坎镇各处梯田的不同上山路径,规模,覆盖的小农散户,逐步形成机插秧、大型插秧机上山两种机械化栽培模式,针对早中稻等不同稻作类型制定了不同的机械化技术路线,机械化种植从机插秧“单选项”转变为技术+年轻机手模式“多选项”
农机技术效率如何,这是获得大家的认可成为机械化推进的关键所在。“我们依据时节,在耕作开始时会做好本镇分工,详细地了解农田情况,各村大户也会为农户介绍农机使用与新技术,也是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对这个问题,汪村方朝阳给出相应解法。
机械化生产方式凭实力赢得农业大户的认可,“农机的使用可以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发挥我们的力量,让山区田地重新‘绿’起来。”呈坎镇农事服务中心叶东林说。
这正是这两年来呈坎镇农业发展的缩影。针对“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现代农业发展难题,呈坎镇创新打造以农机农事服务中心为主题的“农耕保姆站”,为小农户提供粮油“耕、种、收、防、烘”全程机械化服务,令农耕出现全新改变。
农机耕种,让土地“活”起来。山垄田以前主要靠人工耕作,如今镇上多是留守老人,“不好耕、没人耕”是田地撂荒的一大原因。规模经营,让收成“涨”起来。以往,农户的田地面积小且分散,生产效率低。交由合作社进行社会化管理,可对种植作物、耕作时间与耕作模式进行统一规划,便于合作社农机前往进行统一服务,形成规模化效应,令农耕生产更加集约化。据测算,同一耕地上,同一时间种植同一水稻品种,连片托管面积达100亩以上,机械作业成本降低300%,全程托管服务亩均节本增效在200元以上。
“培养一支懂农机、会栽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尤其是年轻人为农所为,为农机化可持续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我们将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抓重点、补短板,为农业机械化推动打好人才基础”呈坎镇党委委员朱宏辉说。(薛剑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