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韦,一个大胆创新、自强自立的肢体残疾人。多年来,他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纤维切断机械设备公司——青州市新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并先后申请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科技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1990年,学习机械设计专业的李忠韦从青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毕业了。回家后,从亲戚朋友那里凑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部二手拖拉机,自己动手重新拆装检修,经过10多天的日夜奋战,他终于开着自己修好的车上路了,第一天干活,便赚了50块钱。从此他踏上了艰难的创业路。
2004年,在广东佛山一家纺织品原料加工厂卸货时,李忠韦看到这家工厂的几十个工人用大砍刀费力地剁切,手上磨出厚厚的茧子、起了血泡,还汗流浃背坚持工作,一天下来只能切几百斤纱线。李忠韦在与工厂老板交谈中了解到,老板在市场上没有找到切纱线的机器,只能靠人工剁切。
说干就干,李忠韦又拿起了当初学习机械时的尺子、圆规、画纸等做图工具,随时带在身边,车上、家里,只要一有时间就设计,画图的草纸差不多堆了半间卧室。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2007年,李忠韦的第一台纤维切断机终于问世了。随后,他卖掉了所有的货车,满怀信心准备在纤维切断机行业大干一场。
这次车祸花光了李忠韦家里所有的积蓄,他的髋骨粉碎性骨折,左腿股骨头遭受重创,经过手术治疗,好不容易才保住了腿,但固定的钢板不能取出,伤口3年没有愈合,行走只能靠轮椅和双拐。后来又经过3次手术,李忠韦才能够勉强下地走路,但神经疼痛使他的左腿无法正常行走,从此,他成了一位肢体残疾人。
腿残疾了,可是李忠韦并没有萎靡不振。手术后半年他就拄着双拐雇上车,拉上自己精心设计的纤维切断机,带上消毒水和一大包纱布胶布,来到了广东佛山的那家纱线厂开始试验切纱。可是一试验问题马上出来了,在家里用衣服实验的效果还行,可是换成了切纱线,机器就不行了,开机切了没几下进料的压辊就缠满了纱线,机器卡住了,电机也烧坏了。
创业之路没有一帆风顺的,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李忠韦拖着伤残的病腿,辗转打车去几十里外的市场买到了电机和原料工具,回到现场拆开机器,反复进行改装试验,凭借着自己学到的机械设计知识和对切断机的执着热爱,机器终于做好了。看着一段段纱线缓缓地从出料口出来,李忠韦由衷地笑了,纱厂老板也笑了。
经过反复的试切和不断的技术改进,纤维切断机的技术更加成熟。2008年李忠韦申请获得了国家产品发明专利,2009年注册成立了“青州市新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从此,纤维切断机设备大批生产并投入市场,打造出了具有自主商标的“新航”品牌。
在青州市新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记者看到,不同型号款式的纤维切断机和纤维粉碎机、碎布机、开松机、钉板机,以及纤维分离、打散、筛选的成套设备,在不停地运转着,这些设备,都是李忠韦精心设计改进的。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李忠韦在不断学习研究纤维切断机技术的同时,还在切断机上作出了多种改造创新,根据不同物料的剪切要求,研制出了几十种不同型号的纤维切断机。同时还发明了纤维粉碎机、纤维开松机,打散机、尿不湿的分离分选成套设备等各种纤维处理机械,在软纤维处理领域的环保、废物资源处理再利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先后申请获得了纤维切断机(实用新型)、纤维切断机(外观设计)、纤维分离机、纤维分散机和旋转扭刀等5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科技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李忠韦不但拥有集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青州市新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还创办了全国唯一一家纤维切断机械研究所,产品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除了热销国内多个地区外,还远销亚、欧、澳、北美等大洲的10多个国家,为残疾人创业创新树立了榜样。
“我的特长就是做纤维切断机,已做了10多年。作为切断机的领航者,我要带领大家,把我们的产业做大做强。”如今,李忠韦兑现了承诺,打响了具有自主商标的“新航”品牌,2010年他扩建了10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建设有原料仓库、生产车间、办公及工间休息室、研究所、成品仓库等。2012年他投资500万元建设的新厂房正式投入生产,招收50多名本地员工。在传帮带的“蝴蝶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切断机加工,如今青州市大大小小的切断机制造企业已有10多家。